ModWright Instruments PH 150 分體電源膽唱頭放大器
眾所周知,前級往往比後級難設計,因後級的工作較為單純,而前級則需要兼顧多方面工作,電路複雜得多,亦要進行高倍數放大之下,需要顧忌的事情,例如各級電路的編排及供電的分工,音量調節的手法與用料,環環緊扣,既互相支援又要顧忌可能出現相繼干擾。即一連串的用料、架構、內部相互干擾及外來干擾等問題,需要妥善處理。
跟前級雙生又獨立的唱放,同樣是一件相當敏感的器材,要將唱頭撿拾/輸出的微弱訊號,受妥善又靚聲地放大的複雜程度、難度,其實絕不亞於要造出一款靚前級,某情況下還會比前級更難!當然,有著曾造出靚前級往績者,同時造出靚唱放的機會更高,ModWright就正正是一個好例子。
相對於廠齡動輒三、四十年的殿堂級發燒品牌,成立於2000年的ModWright雖然相對年輕,但其步伐及自我提升速度卻非比尋常。成立之初,專事為不同品牌的數碼產品,例如CD機、SACD機等進行升級改善工程,主要在模擬電路上,利用真空管電路提升質素,以低成本,高效益而大獲好評!亦從而摸索出不少在真空管電路設計與運用上的靚聲設計理念。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之後,順利成章,當然要就建立自家的成品系列。
至2003年自家品牌Modwright的音響產品終於面世,推出9.0系列膽/石混合前級,憑SWP 9.0SE前級連唱放、SWL 9.0SE前級、SWP 9.0SE唱放等三兄弟,在發燒圈打開知名度,並維持高成本效益的本色。其後再有更高級的平衡式膽前級LS 36.5,與及分體電源的升級版LS36.5DM,令發燒友更理解Modwright對前級的重視和要求。之後再推出另一旗艦型級LS-300,讓Modwright這個好聲的膽前設計達至登峰造極。除了膽前,掌舵人Dan更希望黑膠愛好者也能感受Modwright這種獨特的調聲表現,經過多翻的功夫研發,最後開發出廠方首部旗艦級膽唱放: PH150。
PH 150跟LS 36.5 DM有點相近,皆為擁有獨立分體供電的前端放大器,而且PH 150的供電器亦相當講究。
兩箱式架構,但並非想像中,單純為放大及操作電路,另一則承擔所有供電系統之工作,當中的講究與巧妙就在於此。PH 150的分體供電器之內,主要收藏了一個特大尺碼的環牛,負責恆流的扼流圈,以及整流電路。再經過一條四呎長,並由多條單支線組成的粗壯電纜,將電流送到主機箱。但凡事總有兩個面,分體電源雖可隔離變壓器對放大電路之干擾,但一條長長的電纜卻又提高了雜訊入侵的風險,因此,本屬供電系統一部份,負責穩壓的高壓半導體功率管電路,被安置到主機箱之內,再設有兩聲道各自獨立的扼流圈。
主機箱之內,最觸目者,肯定是由瑞典著名火牛製造商Lundahl供應的LL9226變壓器,左、右聲道各一,以充當MC升壓牛。並以兩支三極管6C45再混合晶體管用於輸入級,另外兩支雙三極管6922則負責放大部份。最大增益為72dB(MC)/57dB(MM)。設有0dB、-6及-12dB的增益選擇,以配合不同唱頭的不同輸出電壓,尤其是MC放大部份擁72dB增益,經已能符合大部份輸出較低的唱頭要求。此外,MC輸入提供六級電阻值選擇,而MM輸入亦有六級電容抗值可調,全部都可透過面板上的大口徑旋鈕輕鬆操作,兼且能對應大部份唱頭對唱放輸入阻值所需要。MC或MM輸入選擇,以至立體聲或單聲道模式切換等,同樣經由面板上的飛輪直接進行。輸出相位選擇,以及XLR(全平衡)或RCA輸出選擇,則需於背板上設定。最重要又至常用的設定功能,全都可輕鬆地在面板上辦妥,而無需在機底,甚至要打開機箱操作。
聲音特性絕對是樂威一貫有膽味又有分析力的表現,而且加入了一份一般唱放難以做到的動態,在大音量情況下,能保持原有的演譯而別無誇張!絕對稱得上是膽唱放的旗艦級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