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rorasound日本曙光品牌故事:

Aurorasound 日本極光創辦人唐木志延夫先生,從事晶片開發長達二十年。唐木先生為業餘結他演奏者,亦是音響發燒友;多年來對音響器材配搭有獨特心得,製作合適自己要求音響器材更是畢生夢想,促使今日Aurorasound成立。
 
2010年唐木先生在橫濱設立Aurorasound工作室,以模擬及數碼兩大訊源為設計主導,作品有CADA Ver.1.1 24bit 192kHz分體電源真空管解碼器、VIDA分體電源MC/MM晶體管唱頭放大器、HIFACE TWO-Pro及BusPower-Pro數碼介面轉換器。所有精品都是唐木先生二十多年工作專業與及興趣,再以耳朵判決作最終結之成果。

不久,唐木認為黑膠市場潛力大而看好,故將產品開發專注於黑膠製品,以VIDA唱放為藍本,設計了更高級唱放: VIDA Supreme。當正式銷售後,在日本馬上引來極大的徊響,無論傳媒和客戶的反應都相當正面,令曙光在唱放市場一漸穩固。

另外,唐木更研發了一件純A類及全平衡放大的專業耳擴-Heada作為在Head-fi市場上的初次嘗試,效果是出奇地好。而且獲得不少海外買家的支持和愛戴。

唐木隨後還推出曙光首件以每邊EL34x4枚推挽,輸出達43W(每聲道)的膽後級PADA EL34。它分別可使用4枚EL34或2枚KT120作驅動膽,而且引入了Intestage Transformer級間式火牛,作為後級內晶體管緩衝放大與真空管驅動級兩者之間的速度吻合。

繼PADA EL34後,曙光開發它第一部晶體管前級Preda,唐木在前/後級放大器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..一般發燒友覺得是膽前石後視為音色會較好的預設方案。唐木認為前級,甚至後級的前端或者緩衝放大比率雖然微細,但這微細訊號若有誤差,然後再傳送到驅動膽作大倍數功率放大,相反會構成更大的失真。

加上,今天的使用膽作驅動級放大技術,包括膽本身的質量控制已相當成熟和穩定。因此唐木一直主張石前膽後的配搭理論至今。

在2020年中,曙光正式在日本發表它的第三代晶體管前級Preda III和 以2枚300B膽推挽的單聲道後級PADA 300B,輸出達28W(每聲道)驅動力比一般用兩枚300B的後級強,而且也使用級間火牛方式處理。Preda III更屬首部以全平衡線路設計的曙光前級。

2021年初曙光推出專為播放單聲道唱片而開發的EQ100唱放,之後再推出VIDA唱放第二代,將發燒友對此品牌最熟悉的VIDA唱放表現推至頂峰。

擁有十多年瞬速發展的曙光,令發燒友深切體會到它是不願與一般市場妥協,愛求獨特設計意念的高水平製作廠家。